區域分布
北京劃分為16個行政區,其中地處北京二環路以內的東城區西城區兩個區是傳統的內城區,而隨著城市的擴張,朝陽區、海淀區、豐臺區和石景山區也被認為是城內地區,形成了“城六區”的概念。
地處二環路以內的東、西城區是首都的中心繁華區域。位于中軸線上的故宮、天安門廣場以及鐘樓、鼓樓、天壇等著名景點都坐落于東城區。西城區是黨和國家首腦機關的所在地,也是金融、商業等經濟活動的重地。
海淀區位于市區西北方向,區內名勝古跡眾多,山清水秀、園林風光宜人,擁有百余座私家園林,其中更包括聞名遐邇的圓明園、頤和園,還有秋季賞紅葉圣地——香山公園。同時,它還是科技文化教育重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多所高等學府也是暑期游的目的地。
京城所轄范圍還包括兩個遠郊區,之前是京郊的兩個縣,同樣擁有眾多的旅游資源。延慶是首都的西北大門,舉世聞名的八達嶺長城就坐落在境內。說到懷柔,知名景點紅螺寺、慕田峪長城也都是游客向往的地方。
旅游季節
從氣候角度考慮,北京的最佳旅游季節為秋季。北京春季(3-5月)干燥,多風沙,4月常有沙塵暴,但清明過后氣候會有所回升;夏季(6-8月)炎熱多雨,白天會有30度的高溫,7、8月傍晚常有暴雨;秋季(9-10月)天高氣爽,是一年中最好的旅游季節;冬季(11-次年2月)嚴寒,但雪后銀裝素裹,此時可參與滑雪等時尚休閑活動。
一般認為,冬季是旅游淡季,但其實在春節時期,各種廟會活動此起彼伏,許多傳承了數百年的民間技藝絕活紛紛上演,這才是老北京京味兒最濃的時候。
節日
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文化與藝術的天堂,大小節慶常年不斷,內容涵蓋了文化、藝術、宗教、時尚、習俗等多個領域,有的歷史悠久傳承百年,有的影響廣大遍及世界,有的形式多樣活動頻繁,但無論是購物狂歡還是文藝鑒賞,都能讓您流連忘返,樂不思蜀。
廠甸文化廟會 :每年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六,地點:以南新華街、東西琉璃廠街為主線,北起和平門路口,南至虎坊橋十字路口以南。
白云觀廟會: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九,地點:白云觀;
東岳廟廟會: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七,地點:東岳廟;
五顯財神廟會:正月初二到正月十六,地點:廣安門外;
大觀園迎春會:正月初二到正月十六,地點:廣安門外;
大愿祈禱法會:正月二十三日到二月初一,地點:雍和宮;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每年4月,地點:各大高校影院;
北京國際文化旅游節:每年9月下旬,地點:中關村廣場附近;
北京當代國際藝術節: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地點:朝陽區一號地國際藝術區;
香山紅葉節:最佳觀賞期為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地點:香山公園;
北京國際音樂節: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地點:北京各大劇院;
北京市菊花(市花)展:每年11月,地點:北海公園、天壇、中山公園等;
延慶冰雪旅游節:每年12月10日到次年2月底,地點:石京龍滑雪場、龍慶峽等地。
美食
北京小吃歷史悠久,分為漢民風味、回民風味和宮廷風味三種。在烹制方式上有蒸、炸、煎、烙、爆、烤、涮、沖、煎、煨、熬等各種做法,共計約有百余來種。京味小吃的代表有豆汁兒、酸梅湯、小窩頭、茯苓夾餅、果脯蜜餞、冰糖葫蘆、艾窩窩、豌豆黃、驢打滾、灌腸、爆肚、炒肝等,令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
北京菜由地方菜、清真菜、宮廷菜、官府菜等融會而成,菜肴原料天南地北,山珍海味、時令蔬菜應有盡有,選料講究,刀工精湛,調味多變,火候嚴謹,講究時令,注重佐膳。北京烤鴨、涮羊肉、醬爆雞丁、油爆肚仁、糟溜三白、黃燜魚翅、貴妃雞、三不粘、炸佛手卷都是耳熟能詳的名菜。
著裝建議
北京早晚溫差大,需根據時節備好長袖衫、棉衣、皮衣等保暖衣物。且夏季高溫多雨,要注意防曬,也要注意防雨。
交通
北京的交通狀況在全國是出了名的,在北京出行,車輛多,容易堵車,且交管措施復雜。所以在北京游覽,一定要把時間安排充裕。如果是自駕車,務必事先了解當天的交管情況以免滯留路上,甚至無法出行。另外,在上下班高峰期不妨考慮公交車甚至非機動車,可能會更快點。
門票及開放時間
北京許多景點的開放時間非常復雜,不但有淡旺季之分,有的景點一年中還會分三季,每季開放時間都有所不同。其二,像故宮這樣的大型景點還會提前半個小時停止售票或者清場,請務必事先了解情況。
特別提示
北京旅游市場廣闊,但也魚龍混雜,不規范的情況時有發生,例如屢禁不止的游字頭黑車。每早在動物園、前門有游字頭公交車前往長城,很多其實是北京多年來屢禁不止的旅游黑車(售票員和司機會熱情推銷“幾十元一日游”),謹慎起見,請勿報名街頭宣傳的一日游、交通線路等,尋找正規的旅行社、公共交通車輛前往為宜。
北京市工商局:12315
北京市旅游局:12301
黑車黑導舉報:96310
交通執法總隊電話:010-6835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