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西沙扒美食__壁薄而爽口的沙蟲
沙蟲:又稱“海腸子”,動物學名稱為“方格星蟲”,粗度一般為5-8毫米,長度一般為5-10厘米。味道尤其鮮美,可鮮食、亦可曬干后食。干制后炸、炒、燉、燴、煮湯均可,煮湯白如牛奶,味極鮮美,且濃度大,有“天然味精”之稱。油炸酥松香脆,為下酒佳肴。
沙蟲具有健脾滋陰的食療功效,它們只能于無污染的環境下才能生長,食用的沙蟲限選雌性,因其味鮮、口感脆身。而且11月至2月,正是沙蟲最肥美的時候,此時吃,最是美味。沙蟲烹制事先一定要清洗干凈,首先去除沙蟲肚內泥沙,將它反復沖洗,確保沙蟲身上絕無殘留物質。原則上講,沙蟲只有尺寸上的不同,而越大條的,肉便越厚,口感自然也更好。
沙蟲還可以跟生蠔同煲,把兩種同樣鮮美的東西同煮一煲,沙蟲易熟,受火時間較短,因此要先把生蠔煮熟,間中放點瘦肉,就能完全把生蠔和沙蟲的味道都吊出來了。
沙扒美食推薦__美味的海螺
海螺屬軟體動物腹足類。產于我國沿海淺海海底,海螺貝殼邊緣輪廓略呈四方形,大而堅厚,殼高達10厘米左右,螺層6級,殼口內為杏紅色,有珍珠光澤。
廣東沿海雖都出產海螺,但數量相對較少,因此連一此美食家都沒有嘗過它的味道,到了沙扒,這等口福可不能錯過!
螺肉豐腴細膩,味道鮮美,素有“盤中明珠”的美譽。它富含蛋白蛋、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鈣質的天然動物性保健食品。
螺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蛋白質、鐵和鈣等營養原色,對目赤、黃疸、腳氣、痔瘡等疾病有食療作用。
沙扒美食推薦__椒鹽瀨尿蝦
瀨尿蝦,又稱"爬蝦"、"彈蝦",之所以有這么一個怪名,是因為當它離水時,身上總有一股水會流出來,好像嬰兒撒尿,所以得了一個相當不雅的名字。這種蝦是白天潛伏在海底的污泥中,夜間才出來在海灘上覓食,在它爬行的泥灘上,會留下尾扇耙那樣的痕跡,所以也叫"蝦耙子"。
我國沿海雖都出產瀨尿蝦,但數量相對較少,因此連一此美食家都沒有嘗過它的味道,到了沙扒,這等口福可不能錯過!
瀨尿蝦的汛期在10月至來年4月,4期繁殖期之前是黃金季節,這時的瀨尿蝦,不僅肥壯,而且肉鮮,南方人喜歡去殼取肉醮醬、醋等佐料食用,廣東汕頭地區常把蝦用鹽腌一兩天后生吃,據說具有活血生津、壯陽補腎等藥用功能。北海人的吃法常有兩種:一種是清蒸或是水煮,然后去殼取肉醮醬、醋等佐料食用,另一種則是用姜酒鹽先腌,然后再放到油鍋里炸,出鍋后就是一道肉鮮皮酥的"椒鹽彈蝦"了。您既可去殼取肉吃,也可帶殼一塊兒嚼,因為具經驗之談,這樣工藝做出來的瀨尿蝦就連蝦殼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