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米蘭主教教堂景點介紹
米蘭市中心的一座哥特式大教堂,世界最華麗的教堂之一,規模僅次于梵蒂岡的圣彼得大教堂,米蘭的象征,被馬克·吐溫稱贊為“大理石的詩”。1386年開始興建,各國工程師紛紛設計方案,1500年最后完工。雖經多人之手,但始終保持了“裝飾性哥特式”的風格。教堂建成后,內部又陸續增建了不少附屬物,直到19世紀末才最后定型。不久,維修工程也開始進行,1935年進行了大規模維修,二戰后對1943年遭受轟炸的損毀處進行了修建,此后又更換了地板,維修了堂內的12根大型直柱。20世紀80年代中期最后完成維修工程。
米蘭主教教堂大門內的日晷是1786年建造的,陽光自堂頂射入時,隨著地球的旋轉,陽光的移動,一年四季均可準確指出每天的中午時刻。教堂內外墻等處均點綴著圣人、圣女雕像,僅教堂外就有3,500尊之多,教堂頂有135個尖塔,每一塔頂立一塑像,另有150個水道,410個大理石支架,上面均裝飾有浮雕。最大的尖塔居于堂頂正中,高達108. 5米,上面是一座高4. 16米的鍍金圣母雕像,這一大教堂最初的正式名稱為“圣母誕生大教堂”。正面大 門下半部為巴洛克式,上半部為哥特式。6座龐大石柱,隔著5道銅門,上面遍布浮雕,正中大門銅雕描繪圣母瑪麗亞生平事跡,完成于1896年至1908年。堂內呈拉丁十字形,即直大于橫。殿內高46. 8米,長148米,寬61. 5米,可容納3. 5萬人。屋頂由12根高24米、直徑3. 5米的大理石石柱支撐,形成5道走 廊。柱頂四周刻有8座石像穹隆,殿內的雕像有800多座。教堂內的大窗共有24扇,高越20米,均為彩色玻 璃畫,描繪的是宗教故事。
米蘭主教教堂殿內的大祭壇是佩萊格里尼于1581年設計的,四周設5尺高欄,正中圣體龕外有8根鍍金銅柱,支撐著一個凱旋基督銅像的頂蓋,將他罩于其中。其下由四個小天使抬著。祭臺后的管風琴造于1542年,1939年擴充,成為一個有180個調音器、1. 3萬個音管的大風琴。 教堂有6座石梯(共920級臺階)和兩個電梯通往屋頂,頂上縱橫交錯著33座石橋,連接堂頂各個部分。登上堂頂可鳥瞰全市風光。 主教堂前的大廣場是舉行政治、宗教等大型活動的地方,是真正的市中心。廣場正中是同意意大利的國王埃瑪努埃爾二世騎馬銅像,描繪他在圣馬爾蒂諾戰役中騎馬激勵士兵沖鋒的場景。由埃爾科萊·羅薩于1896年雕成。廣場兩側為帶柱廊的建筑,十分雄偉。北面柱廊可進入埃瑪努埃爾二世拱廊。廣場下有地鐵。
[相關信息]
景點地址: Piazza del Duomo 18
如何到達: 地鐵:到Duomo站下
公共汽車:2, 3, 8, 15, 18 或19路
開放時間: 每天,07:00-19:00
景點電話: (02) 72 02 26 56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范,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