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當地民俗節慶介紹:
壯族
壯族是南寧的土著民族,其先祖是古代我國南方百越族的西匝、駱越兩個支系。壯族歷史悠久,是全國55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壯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他們能夠唱出最美麗的山歌,傳說中的劉三姐身上集中體現了壯族人民喜唱山歌、勤勞智慧的形象。
在漫長歷史中,壯族與其他兄弟民族、特別是漢族人民不斷融合,團結友好地生活在祖國的南部邊陲。
歌海
廣西素有“歌海”之稱,是壯族歌仙劉三姐的故鄉,劉三姐是壯族人心目中美與愛、智慧與才能的化身。壯族人民歷來都有唱山歌的習俗,每逢節日及重大節慶活動都以唱山歌的方式互相交流,傳情達意。
農歷的三月三是壯族傳統的歌圩,在這一天許多壯家姑娘、小伙甚至是上年紀的老人都會在田間山坡上相互對唱山歌,或以歌定情,或以歌會友。他們帶著節前已做好的五色糯飯和彩蛋,先祭祀歌仙劉三姐的神像,祈求她賜予歌才。
民俗
南寧聚居著壯、漢、苗、瑤、侗、毛南等三十多個民族,其中壯族占人口的64%,達170多萬。壯族是目前我國各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歷史悠久,有著燦爛的民族文化。所以在南寧一年到頭,壯鄉總有著接連不斷的傳統民俗活動。拋繡球、板鞋舞、搶花炮、踩風車以及多彩的的民間舞蹈獨具地方特色。
如想了解更多關于國內旅游的報價,詳情請點擊這里:國內旅游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