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旅游禁忌大全:
忌蹬門檻:到牧民家做客,出入蒙古包時,絕不許踩蹬門檻。農區、半牧區的蒙古人也有此禁忌。在古代,如果有人誤踏蒙古可汗宮帳的門檻,即被處死。這種禁忌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
忌摸頭:蒙古族忌諱生人用手摸小孩的頭部。舊觀念認為生人的手不清潔,如果摸孩子的頭,會對孩子的健康發育不利。
生活習俗:吃肉時須用刀,給人遞刀時忌刀尖沖接刀者。不能用碗在水缸、鍋中取水。碗口不能朝下扣放。不能從衣、帽、碗、桌、糧袋、鍋臺、磨臺、井口、繩上跨過。不能以鞋、襪、褲為枕。忌亂摸亂動有宗教意義的法器、經典、佛像、佛閣等。敖包上的石頭、樹枝忌隨便拿走。
病忌:牧民家有重病號或病危的人時,一般在蒙古包左側掛一根繩子,并將繩子的一端埋在東側,說明家里有重病患者,不待客。
產忌:蒙古族婦女生孩子時的忌諱,各地習俗大同小異。蒙古族婦女生孩子不讓外人進產房。一般要在屋檐下掛一個明顯的標志。生男孩子掛弓箭,生女孩則掛紅布條。客人見標志即不再進入產房。
火忌: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認為火、火神、灶神是驅妖避邪的圣潔物。所以進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爐上烤腳,更不許在火爐旁烤濕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爐灶,或腳蹬爐灶,不得在爐灶上磕煙袋、摔東西、扔臟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將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從鍋中取肉。
水忌:蒙古族認為水是純潔的神靈,視水為生命之源。忌諱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許洗女人的臟衣物,或者將不干凈的東西投入河中。草原干旱缺水,牧民習慣節約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潔。
新巴爾虎蒙古人禁忌:
做客:乘汽車到牧民家做客者要看附近勒勒車上是否拴著馬,不要貿然駛入,免得馬驚掙斷韁繩跑失。進蒙古包不要將馬棒和馬絆帶入,而要掛在馬鞍上或立放于門外。進包要從火爐左側走,坐在蒙古包的西側和北側。東側是主人起居處,盡量不坐。如主人家有老人。不能從其前面走過,未經允許不要與老人并排而坐。入坐時不要擋住北面哈那上掛著的佛像。進包后可席地而坐,不必脫鞋。不要坐在門檻上。主人敬茶時要整齊衣袖,用雙手或右手去接,不可用左手。主人敬酒時,接酒后用無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爐方向點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會喝酒也要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純潔的情誼。如需解手要到蒙古包南方較遠的地方,不要到蒙古包東、西側(有羊圈)、北側(氣味會隨風刮入包內)。冬天不要到包北、西側亂踩,因為那里的雪是化水食用的。離開主人家時要道再見和致謝意。
敬老:青壯年與老人相見時,不許衣帽不整,敞懷綰袖,不許醉酒進蒙古包。拜見老人要屈膝問安。不許在老人面前通過,不許坐其上位,不許坐臥失態或伸懶奇妙、打哈欠、打飽隔、放屁等。在野外騎馬或乘車遇見老人要下車、下馬請安問好,得到允許后再走開。與老人騎馬同行時必須要老人行右側,馬頭不許超前。如途中分路,須先行請示,準許后下馬等老人走后方能乘馬上路。若與老人同到人家,先接老人的馬,拴好,并先去開門。老人進包未坐以前,須先鋪好褥墊,雙手捧碗端茶敬酒。如老人回敬酒時,要用雙手接過酒杯,用中指沾酒抹在腦門上再將酒杯奉還。不能同老人一起用酒,也不能在旁平坐。老人互相談話時,不要接話,稱呼老人要稱“您”,不許以“你”相稱或直呼其名。
慈幼:新巴爾虎蒙古人長幼有序,敬老慈幼。見到牧民孩子不要大聲斥責,更不能打罵。不要當著家人的面說孩子生理上缺陷。對孩子和善,以禮相待,被認為是對家長的尊重。
愛畜:汽車行駛中路遇畜群要早鳴笛,以使畜群早些避開,否則車近牲畜急跑會掉膘。如在草原上遇見畜群,汽車和行人要繞道走,不要從畜群中間穿過,否則會被認為是對畜主的不尊重。
想了解當地完整的旅游信息,請點擊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