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架山介紹
筆架山位于錦州市城南35公里的天橋鎮遼東灣中,是近海中的一個連陸小島。小島南北長1.5公里,東西寬0.8公里,總面積約1平方公里,海拔78米。島上三峰,形如筆架,故稱為筆架山。從北岸到筆架山,跨海1.8公里,其間有一條潮汐沖擊而成的連接海島與陸地的天然卵石通道,俗稱“天橋”。
小島南北長1.5公里,東西寬0.8公里,總面積約1平方公里,海拔78米。因其東部海中也有一形如筆架的小筆架山與之遙相對應,故也稱此山為大筆架山。這座天橋,隨著潮汐的漲落而時隱時現,堪稱佳景奇觀。每當落潮時,海水便慢慢地向兩邊退去,通道便象一條蜿蜒的蛟龍浮現海中;潮水落盡,“天橋”便完全顯露出來,直通筆架山。游人可沿此段沙石路登島上山。每當漲潮,海水又從兩邊向“天橋”夾擊而來,路在海浪中漸漸變窄,直至完全隱去。
到達大筆架山海濱后,一定要問清當天的海水潮汐變化時間。一旦漲潮開始,游人就不應再走“天國神橋”,而應乘船去筆架山。否則潮水上漲很快,若被沒膝甚至齊腰深的海水困在“橋”中心,很可能會手足無措,甚至有危險。游筆架山一定要登上最高點三清閣,從閣上觀海景,感覺異常壯美遼闊。
筆架山上有呂祖亭、五母宮、三清閣等古建筑。最主要建筑是三清閣,高26米,6層石樓由純一色的石墻、石廊、石門、石窗、石龕和石梯組成,就連飛檐挑角、門神壁畫,也全都是用石頭刻成。殿宇、閣樓工細膩,紋質逼真,開合自如。整個建筑既有傳統的藝術風格,又吸收了西方古建筑之特點。閣中現存大小漢白玉石佛43尊,供奉道家、儒家、佛家,為三教合一的寺廟。1982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門票·開放時間
40元
筆架山交通
錦州火車站西側100米處的專線車站乘車,7:00-18:30每12分鐘一班,單程6元/人,車程1小時左右。
到達景區后,建議早上乘坐快艇上島,散客單程15元/人(可議價),下午15:30左右退潮時直接從天橋走回來(1.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