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每個國家不同的文化會形成不同的禮儀習俗,噓寒問暖也是門學問,比如“吃飯了嗎?”“去哪兒啊?”不是每個國家都通用的哦,如何在陌生的國家表現的大方得體?下面中航國旅為您整理一些國家的出國旅游見面禮儀應該怎么做?
雙手合十禮盛行于泰國、柬埔寨、尼泊爾、斯里蘭卡、印度等東南亞國家,人們見面時,通常把雙手手掌對合于胸前,十指并攏,并微微彎腰頓首以此表示敬意。
日本
日本人通常以鞠躬作為見面禮節。在鞠躬的度數、時的長短、次數等方面還有其特別的講究。行鞠躬禮時手中不得拿東西,頭上不得戴帽子。日本有時還一面握手一面鞠躬致敬。
法國
法國人非常注重禮節。見面不但要打招呼,而且要行吻面禮或握手。法國的親吻禮儀比較復雜和講究:先親吻對方的右側臉頰,親吻的次數會因為不同的地區而有所差異。
英國
英國的禮俗豐富多彩,彼此第一次認識時,一般都以握手為禮,不會像東歐人那樣常常擁抱。擁抱禮和吻面禮,是熟人、朋友之間表示親密感情的一種禮節。
德國
德國人比較注重禮節形式。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一般行握手禮。與熟人朋友和親人相見時,一般行擁抱禮。而且,重視稱呼,是德國人在人際交往中的一個鮮明特點。
荷蘭
在官方場合,荷蘭人與客人會面時,通常行握手禮。而在日常生活中,朋友相見時,大多施擁抱禮。與親密的好友相見時,也有施吻禮的。握手時應等女士、年長者先伸出手來,女士可以以點頭代替。
在意大利和歐洲大部分國家,兩個人打招呼的方式都是走上前快速地親吻彼此的臉頰:先是右側,然后左側。如果彼此不太了解對方,也可以通過握手以示友好。
希臘
在希臘,熟人間以握手示友好,而親近的人則是通過擁抱和親吻。他們除了親吻彼此臉頰兩下以外,還伴著“拍手”一次,這樣的方式使得他們的親吻看起來更像是精心設計的一記“耳光”。
巴西
巴西人在社交場合通常是以擁抱或者接吻作為見面禮儀。貼面禮是巴西婦女之間特有的禮節。行禮時,雙方要互貼面頰,同時口里發出表示親熱的親吻聲。但是,用嘴唇真正接觸對方的面頰,是不可以的。
美國人的見面禮節,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一般情況下,同外人見面,美國人往往以點頭、微笑為禮,或者只是向對方“嗨”上一聲。不是特別正式的場合,美國人甚至連國際上最為通行的握手禮也略去不用了。若非親朋好友,美國人一般不會主動與對方親吻、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