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關島,總是裹著浪漫的輕紗,有著“海上伊甸園”的美譽。這個位于馬里亞納群島最南端的島嶼,是一個富有查莫洛文化特色的美麗小島,擁有熱帶的氣候、原始的海灘,以及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關島的迷人之處讓人津津樂道。下面為您介紹關島旅游攻略。
如果說美國是片遙遠的大陸,關島卻讓想象拉近了距離。這個美屬島嶼位于太平洋的馬尼拉海灣和珍珠港之間,距離中國、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僅3.5-4.5小時的飛行時間。是太平洋西部馬里亞納群島中最南端的最大島嶼,總面積209平方公里,相當于10個香港本島、2個臺北市的大小。島嶼大部分由珊瑚暗礁環繞,整個島的形狀猶如一只腳印。
查莫洛人是關島的土著,據考證他們來自于東南亞。在關島會看到高腳的茅草屋,供游人擺拍的水牛,那是查莫洛人過去生活的寫照。據說,在兩千年前,查莫洛人的祖先從東南亞劃著獨木舟行經大洋洲與太平洋的交會處時,意外的發現了一個珊瑚礁包圍的美麗小島,于是決定在此定居下來。后來麥哲倫看到了十字風帆時,西班牙人已精疲力盡,無數船員表示要返航,麥哲倫是個意志堅定的人,繼續前行,最終發現了關島。
土著查莫洛人看到西班牙船員餓的不行,給他們拿來吃的和水,西班牙船員為了感謝他們就給他們一些船上的物品,結果,其他的土人也紛紛來到船上想要物品,由于語言不通,西班牙人誤以為土人是來搶東西的,于是大開殺戒,最終查莫洛人被西班牙人馴服同化,造成了文化斷層,時至今日的土著查莫洛人已經匯聚了西班牙人、日本人和美國人三個國家的混合血統,使得傳統的查莫洛文化保存甚少。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關島曾是美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1941年12月被日軍占領,美軍為了從日軍手中奪回關島,給了關島激烈的海空軍的大轟炸,也由此關島成為了二戰時另外一個激烈戰役的戰地。由于第一次轟炸塞班島的時候火力不夠,造成當時的登陸部隊很大的傷亡,所以關島登陸之前,美軍發射了幾萬枚炮彈,幾乎摧毀了關島的日軍機場和所有暴露的軍事火力點。
殘酷的戰爭已成煙云,如今的關島已成為駐亞洲地區外籍人士的新興度假勝地,是個回顧歷史,憑吊二戰著名戰場和休閑愣神發呆的好地方,而且還可以與那些笑容如同陽光般燦爛的原住民查莫洛人共歡。由于關島位于美國的最“西邊”,跨越了國際日期變更線,每當旭日東升時,它成為太陽最早照射到的美國領土,所以被稱作“美國一天開始的地方”,也因為其美麗的海島風情和獨特的風俗文化,是太平洋上名副其實的“伊甸園”。
這里的旅游資源豐富,如果看慣了藍天碧海,可以嘗試一下叢林探險。在關島,最受歡迎的探險之河位于關島東南部泰拉佛佛河一帶。由于河水穿越一大片熱帶的叢林,而且從未過度開發,并且動植物生態環境保持完好,探險刺激的同時,風景還非常美麗。整個叢林之河探險的行進路線呈丫字型,從泰拉佛佛河開始。一條探險船上有3個船員,可容納40名游客。整個河道寬5到10米,所到之處,兩旁都是濃密的植物和樹木,雖然不是亞馬遜,但是這樣的叢林也給力,原始的有點像侏羅紀公園的場景。
此外,關島是熱愛潛水人士的首選勝地,不僅因為這里清澈的海水,繽紛的珊瑚礁和陡峭的礁堡壁,更因為阿普拉港海域的水底下躺著兩艘一、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遺留下來的沉船Toki Marn和SMS Cormoran。這兩艘沉船位于水深120尺處,窗口艙門全被軟珊瑚覆蓋,上千條小梭魚、蝶魚、粗皮鯛、雀鯛穿梭期間,美不勝收。
要與魚兒共舞則推海口南部的大裂縫(The Crevice)及藍洞(The Blue Hole)。特別是藍洞及藍洞礁堡里充滿了各適其式的熱帶魚、無脊椎生物和珊瑚,其中海豚、梭子魚、吞拿魚及鯊魚皆是這兒的常客。來到這你不禁要感嘆海底的世界比陸地還要精彩斑斕。
若要真正享受關島的悠閑氣氛,莫過于接近傍晚時,帶上一本一直想看的書,找個吊床躺下,就著夕陽余暉,斜倚在樹旁靜靜細讀。這時候,氣溫已略降,吊床輕輕搖曳著,看著看著,不知不覺地合上眼睛。風帶來海洋快樂的氣息,像一群靈動的精靈,你仿佛能聽到它們清亮的笑聲,那笑聲像一首有魔力的歌謠,逐一喚醒內心塵封已久的童話記憶,那些美麗,那些喜悅,那些寧靜,那些關于海洋的故事,像朵朵美麗的花兒靜靜綻放在心底……
旅行貼士:
11-5月是關島的旱季,此時也是旅游的最佳季節。關島終年溫度變化很少,年平均氣溫約為27度,氣溫很少高于攝氏30度和低于24度,堪稱常夏之島。分為旱季(11~5 月)與雨季(6~10月)兩個季節。
來關島,服裝以輕便舒適的夏裝為主,顏色可以多樣一些。如果要出海、游泳、玩水上項目等,則須備妥替換的衣物。草編的帽子很實用,防曬和照相都可以用上。
在關島最大的健康問題就是日曬,因此防曬霜一定要買50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