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古鎮位于蘇州市,距蘇州市市區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也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據考古挖掘的大量文物的證實,同里的歷史可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早在新石器時代即有先民在此刀耕火種、生息繁衍。
優越的自然條件,使這里成為吳地最富庶的地方,故同里原稱“富土”。唐初改為“銅里”,宋時將舊名拆字為“同里”并建制,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同里面積33公頃,為五個湖泊環抱,由49座橋連接,網狀河流將鎮區分割成七個島。古鎮鎮內家家臨水,戶戶通舟;宋,元,明,清時代的橋梁至今保存完好。是名副其實的水鄉文化古鎮。
宋代,正式建鎮。將舊名”富土“兩字相疊,上去點,再將該字一分為二,上半截為“同”,下半截“田”與“土”相加,變為同里。
同里鎮屬太湖水網平原區中的湖蕩平原,鎮區由西北向東南微微傾斜。
境內有大小河道近300條,大小湖蕩約20個。是個名副其實的水鄉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