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分布
內蒙古自治區由東北向西南斜伸,呈狹長形,東西幾乎橫跨整個中國,是我國跨經度最大的省份。內蒙古不僅有著得天獨厚的豐富自然景觀,而且有著濃郁的民族風情和美麗的邊境風光,廣闊的草原主要分布在內蒙古的西部。
內蒙古東、南、西依次與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陜西、寧夏和甘肅8省區毗鄰,跨越三北(東北、華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國和俄羅斯聯邦接壤,國境線長4200公里。
內蒙古所轄9個地級市和3個盟,分別是:呼和浩特、包頭、烏海、赤峰、通遼、鄂爾多斯、呼倫貝爾、巴彥淖爾、烏蘭察布、興安盟、錫林郭勒盟、阿拉善盟。
旅游季節
蒙古的最佳旅游時間一般為夏季。這時觀賞草原風光是最適宜的。但是內蒙古地域遼闊,東西跨度極大,不同地區景色最美的時間也不盡相同。大致說來,內蒙古可分為草原區和沙漠區兩個旅游區域。
草原區的春、夏、秋幾乎相連,5月-9月氣候相對溫和,清朗涼爽,適合游玩。不過去草原最好還是在7月中旬-9月初期間前往,這時的草原不僅水草豐美,牛羊成群,而且草原上各地區一年一度的“那達慕”大會幾乎都在此期間舉行。屆時,觀盛會,騎馬馳騁草原,其樂無比。推薦景區:錫林郭勒盟、海拉爾。
節日
1、那達慕草原旅游節
時間:每年7、8月間
內蒙古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賽馬、摔跤、射箭被稱為蒙古族的“男兒三藝”,舉辦的那達慕草原旅游節集中展示蒙古民族歌舞、體育、競技、服飾、飲食各方面的燦爛文化。那達慕,蒙古語為“娛樂”或“游戲”之意,是蒙古族傳統的群眾性集會。那達慕開始以單純的歌舞娛樂形式為主,后來增添了摔跤、射箭、賽馬等比賽項目,場面隆重,氣氛熱烈。旅游節期間,游人可住在蒙古包品嘗奶茶、還可以參與到騎射歌舞等節目中,充分體驗草原民族的豪放自然的民族風情。
2、查干薩日
時間:每年農歷12月23日至整個正月
查干薩日,在漢語中譯為“白月”,又叫做“白節”。在每年農歷春節前后,草原上都要舉行祭火、祝壽、拜年等活動來慶祝新一年的開始,這便是蒙古族的春節——“查干薩日”。
祭火:熊熊的火焰象征著幸運吉祥,祭火即蒙古族對來年的祈福。
祝壽:是為長者祈福的活動,農歷12月25日、26日,給85、73歲高齡的老者祝壽;農歷12月27日至除夕,向61、49歲的長者祝壽,祝壽時晚輩要向長輩行禮,以表祝賀。
除夕:除夕夜,牧民家中都要擺放由點心、奶食、糖果等拼成的花盤,牧民間互邀喝茶,晚上則全家齊聚,開家庭宴會,這也是整個節慶的最高潮。
拜年:拜年從正月初一開始,先是牧民集體祭敖包,然后開始家庭內部的拜年,需著裝端正,手捧哈達,由晚輩到長輩,再由長輩至晚輩。
3、興畜節
時間:每年正月和清明前后
蒙古族是游牧民族,愛畜如子。我國古代,家家都講究人丁興旺,但對于草原上純樸的牧民來說,畜群興旺也是一樣的重要,因為畜群是他們賴以生存的資產。所以正月里人過春節的時候,也不忘給牲畜過新年。
興畜節在蒙古語中稱為“瑪力音新敖如魯呼”,也可譯作“迎春宴會”,是蒙古族牧民很早以來的傳統習俗。這一節日沒有固定日期,大體在正月和清明前后,以每個村落為單位舉行。節日時男女老幼集合在野外,支帳幕設鍋灶,將所有牲畜趕來,查看膘情,研究春天接羔接犢的問題,給肥壯的種公畜掛彩。然后有摔跤、說書、唱歌、好來寶等娛樂,然后舉行一些簡單的宴會,歡慶節日。慶祝結束后,還會將這天的各種食品分發給大家一同享用。
蘇尼特人的興畜節是在除夕這天舉行,還會有給公羊進行抹畫禮的重頭戲。克什克騰旗的蒙古人,在二月初才給牲畜過新年,日期也不固定,需要事先約好。這一天,羊倌、牛倌、馬倌、駝倌等有功之臣,都被請進中央大蒙古包里,跟德高望重的鄉間父老并肩坐在一起。大家推選一個“尼爾巴”,即管總務的人,由他指導大家來進行各項儀式。儀式中間往往要穿插一些賽馬、摔跤、射箭等小型比賽來活躍氣氛。
4、篝火節
時間:每年6月18日
篝火節是內蒙古北部鄂倫春族人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鄂倫春人會燃起篝火,并集體圍繞在篝火旁,載歌載舞,歡樂通宵。鄂倫春人對火神的崇拜歷史悠久。他們認為火有驅邪祛污的作用,器皿衣物置于火上烘,被認為是變得潔凈了。臘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習俗。春節的早晨要向火神供祭,祭時向簧火磕頭祈福。每逢春節客人來拜年時,須先向火神敬拜。
5、馬奶節
時間:每年夏季
蒙古民族牧養五畜和擠取乳汁加工各種奶食品,是牧業生產和游牧生活的重要內容。奶食品又是牧民的主要飲食來源,所以每年開始擠新奶時都要進行一定的儀式,并進行聚會慶祝,希望獲得更多更好的奶食品,這就是古老而具有典型性的馬奶節。
每年夏季開始擠馬奶和中秋停止擠馬奶時,牧民們都要舉行馬奶節。主人首先選定吉祥日子,并提前公布于眾,到節日那天附近的牧民都來參加馬奶節。馬奶節的前兩三天主人就擠馬奶制作馬奶酒。馬奶節當日,由九位騎白馬的騎士和主人共同舉行儀式,并祭祀天地神靈,主人高聲朗誦馬奶薩察禮贊詞,眾人騎馬隨從繞場三周結束儀式,還要給種公馬和頭駒系哈達進行選拉禮。然后眾人聚會暢飲馬奶酒,慶賀馬奶節,祝福風調雨順,水草肥美,五畜興旺,奶食豐收。
美食
蒙古族人的飲食比較粗獷,以羊肉、奶、野菜及面食為主要的菜點原料。烹調方法相對比較簡單,以烤最為著名。菜點崇尚豐滿實在,注重原料的本味。
內蒙古著名的菜點有:烤羊腿、全羊席、手抓羊肉、奶菜、羊奶、馬奶酒、莜麥面、卓資山熏雞、肉干、哈達餅、蒙古餡餅、蜜麻葉、德興元燒麥等。
沙漠觀景貼士
1、沙漠旅游宜在夏秋季;春季多發沙塵暴,冬季過于寒冷。
2、旅游必備飲用水、方便食品、及感冒藥、腸、胃藥品。
3、沙漠中晝夜溫差很大,要備有太陽鏡、防曬霜、防曬的長袖服裝,以及防寒服。
4、若在沙漠中露營,要準備睡袋及防潮墊。
5、沙漠中如果遇到沙塵暴,絕對不能躲在背風坡;如果有駱駝同行,可將駱駝牽到迎風坡,躲在駱駝身后。
6、多帶消毒紙巾,一路衛生狀況不是很好。而且沙漠風沙大,要準備塑料袋來保護相機。
7、沙漠旅游中,請盡量將可降解的垃圾燒掉或掩埋,帶走不可降解的垃圾,保護環境。
草原游玩貼士
1、最好穿長袖長褲,除了防曬還可防蚊蟲;鞋子最好帶上一雙適合越野、爬山的鞋。
2、防曬用品和防蚊藥水一定要準備。
3、采了蘑菇最好當天曬干;或者多停留一天,曬干再帶回家。否則剛采下的濕蘑菇在炎熱的夏天經過十幾個小時會壞掉。有些蘑菇里會有很多小蟲,沒有關系,當地人說那樣的蘑菇更鮮美。不知道怎么找蘑菇的話,可以請教當地人。
4、如果是自駕游,長途行車最好有兩車為伴,路上可有照應,旅途也多些樂趣,吃飯也可多點些菜。建議備上手臺,4到5瓦功率,價格300元左右,非常實用。另外要準備好地圖,勤于問路,避免迷失方向。
5、可以帶上一些吃的、玩的東西在草原上放松。一些需要場地的娛樂用品最為合適,如風箏、飛盤等。但是注意不要在草原上留下不可降解的垃圾。
6、行車過程中不要隨便把車開下公路碾壓草皮,這是《草原法》不允許的。
自駕車注意事項
1、內蒙古境內去各景點的公路大部分都是筆直的柏油路,極好走,但因路兩旁都是一望無際的草原,缺少參照物,容易開到很高的速度卻沒有任何感覺,所以踩油門時要注意看速度表,千萬不能超速。
2、去往一些景點的油路比較窄,但路基會比較寬,會車時需要一方下一側輪到砂石地上,此時一定要小心,千萬不可逞一時之勇,主動讓行是比較安全的選擇。
3、這里的旅游點很分散,各個旅游風光區之間一般都起碼距離上百公里,而且旅游區一般沒有加油站,所以每天出發前一定要加滿油。
特別提示
目前內蒙古的許多旅游點已經是開發成熟的旅游區了,比如一些草原度假村。這里的商業氣息會比較濃重,從事旅游業的人也并非像傳統牧區的牧民那樣樸實,這點需要注意。游客在旅游過程中一定要對各個收費項目確認清楚金額和游玩時間,也可以討價還價,盡量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