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xian),介(jie)紹一下標(biao)準(zhun)《關(guan)于質(zhi)量管(guan)理體系管(guan)理評(ping)(ping)審(shen)》的(de)要(yao)求。標(biao)準(zhun)規定(ding)“最高管(guan)理者應(ying)按(an)照(zhao)策劃的(de)時間(jian)間(jian)隔(ge)對組織(zhi)的(de)質(zhi)量管(guan)理體系進(jin)行評(ping)(ping)審(shen),以確保其持(chi)的(de)適(shi)宜性、充(chong)分(fen)性和(he)有效性,并與(yu)組織(zhi)的(de)戰(zhan)略(lve)方向保持(chi)一致。”
我們來對(dui)標準做一個解(jie)讀。鑒于時間關系,就不一一對(dui)應(ying)條文進(jin)行(xing)解(jie)釋了,直接介紹(shao)標準要求(qiu)。第(di)一(yi),管理評(ping)應由最(zui)高(gao)管理者(zhe)(即法人代表、大(da)BOSS)來主持管理評(ping)審的工作。管理(li)(li)評審(shen)一般是以會議的(de)形式開展(zhan)的(de)。所(suo)以,公(gong)司老板組織召開管理(li)(li)評審(shen)會議。第二,管理評的主要工作是對質量管理體系進行評價,目的是確保(bao)體系(xi)的適宜(yi)性(xing)、充(chong)分性(xing)和(he)有(you)效性(xing)。很多人一直搞不清楚管理評審(shen)和內部審(shen)核(he)的區別。第三,內部(bu)審核(he)重點(dian)是看(kan)有效性,評價體(ti)系(xi)是否有效運轉。內(nei)審有符合性、有效性的問題(ti)。管理評(ping)審是(shi)(shi)(shi)將體(ti)系(xi)作為討(tao)論和(he)審查對象(xiang),體(ti)系(xi)的規定是(shi)(shi)(shi)否(fou)完全滿足法規標準,是(shi)(shi)(shi)否(fou)充分(fen)全面(mian),是(shi)(shi)(shi)否(fou)對公司預期目標有促(cu)進,是(shi)(shi)(shi)否(fou)存在阻(zu)礙,是(shi)(shi)(shi)否(fou)存在可以持續改進、提高(gao)的地(di)方。管(guan)理(li)評(ping)審(shen)工作屬(shu)于體系(xi)的(de)(de)(de)PDCA的(de)(de)(de)A環(huan)節,是(shi)持(chi)續(xu)提高的(de)(de)(de)階段。管(guan)理(li)評(ping)審(shen)的(de)(de)(de)重點是(shi)在未來(lai),判(pan)定體系(xi)是(shi)否適宜(yi)未來(lai)的(de)(de)(de)發展環(huan)境。總的來說,管理評(ping)審主要是法人代表和部(bu)門負責(ze)人的事(shi),相當于(yu)廣開(kai)言路,聽聽建議,及時發現、處理問(wen)題(ti),調整方(fang)向。雖(sui)然(ran)它跟一(yi)般質(zhi)量管理人(ren)(ren)(ren)員關系不大,但部(bu)門的(de)報告(gao)還不是由(you)咱們底下(xia)的(de)人(ren)(ren)(ren)寫(xie)。況且,終有一(yi)天你會當(dang)上部(bu)門負責人(ren)(ren)(ren)甚(shen)至法人(ren)(ren)(ren)的(de)。所(suo)以,了解(jie)管理評審的(de)工作(zuo)流程及主(zhu)要(yao)內(nei)容,還是很有必要(yao)的(de)。管理(li)評(ping)(ping)審是法人組織的最(zui)高級別的質(zhi)量會議(yi),評(ping)(ping)價(jia)適宜(yi)性、有(you)效性充分性,可以和行(xing)政總結搞在(zai)一起,評(ping)(ping)審一定(ding)要有(you)結論。一般單位(wei)首先肯定(ding)三性是符合的,但也有(you)不足,然后(hou)提出改進要求。
一般是由質量(liang)管(guan)理(li)部(bu)門(men)制(zhi)定管(guan)理(li)評(ping)審計(ji)劃(有的(de)公司以通(tong)知方(fang)案等形式),明確本年度(du)管(guan)理(li)評(ping)審工(gong)作(zuo)的(de)相關安排,經過管(guan)理(li)者代表(biao)審核,由法人(ren)簽字批(pi)準。管(guan)理(li)評(ping)(ping)審(shen)(shen)(shen)(或(huo)方案)的(de)(de)主要內容一般包(bao)括:評(ping)(ping)審(shen)(shen)(shen)時間(jian)、評(ping)(ping)審(shen)(shen)(shen)目的(de)(de),評(ping)(ping)審(shen)(shen)(shen)范圍和評(ping)(ping)審(shen)(shen)(shen)重點(dian),參加評(ping)(ping)審(shen)(shen)(shen)部(bu)門(及(ji)人(ren)員),評(ping)(ping)審(shen)(shen)(shen)依據(ju),評(ping)(ping)審(shen)(shen)(shen)的(de)(de)內容等。
實施管理評審的主要流程:
各部門(men)編(bian)制(zhi)輸入材料,然后通過評(ping)審會議,對評(ping)審輸入做評(ping)議,對存在(zai)或潛在(zai)的不合格(ge)項提出糾正和預防措施。評(ping)審結束(shu)后,應編(bian)制(zhi)管(guan)理評(ping)審報告,并(bing)根據要求對評(ping)審結果進行改進。一(yi)般公司(si)應(ying)制定管(guan)理評審控制程序(xu),規定實施管(guan)理評審工作的(de)部門(men)職責、工作流程以及需要產(chan)生、留(liu)存(cun)的(de)相關記錄(lu)。
管理評(ping)審(shen)的輸入材料(liao),是由各(ge)部門(men)根據公(gong)司質量管理手冊及相(xiang)關程序文件,結合質量管理在本部門(men)的運(yun)轉(zhuan)情況,對(dui)公(gong)司質量管理體(ti)(ti)系的總結和評(ping)價性報告。關(guan)于管理(li)評(ping)審(shen)輸入材(cai)料的(de)模板,百度文庫等(deng)網絡平臺上有很多模板,大家可以參考(kao)。其(qi)實最主要的(de)是報告內容要全,要為(wei)管理(li)評(ping)審(shen)會議提供(gong)全面(mian)、充分的(de)輸入材(cai)料,形式并不是很重要。
這里重點介紹管理評審輸入材料中應包含的主要內容:
與本部(bu)門(men)相(xiang)關的內部(bu)審核結(jie)果;
顧(gu)客(ke)反(fan)饋(包括顧(gu)客(ke)滿意(yi)度(du)、顧(gu)客(ke)抱(bao)怨等);
過程(cheng)(cheng)的績效和產品的符合性(xing)(包括(kuo)過程(cheng)(cheng)、產品和服務測量和監視的結果(guo));
糾(jiu)正(zheng)和預防措施的狀(zhuang)況;
以往管理(li)評審實(shi)施的跟蹤及其有效性;
可(ke)能影響質量管理體系的各種變化;
質量管(guan)理體系運行狀(zhuang)況,包括質量管(guan)理方針(zhen)、目(mu)標的適宜(yi)性和(he)有效性;
其他改進的建議。

管理評審(shen)會(hui)議(yi)按照計劃或通知的(de)時間進行(xing),由(you)公司法人代表組織。各(ge)個部門的(de)負責人參(can)加管理評審(shen)會(hui)議(yi),分別提交輸入材料(liao)。部(bu)門(men)負責人結合各自部(bu)門(men)承擔的(de)(de)工作(zuo),總結公司質量(liang)(liang)管(guan)理(li)工作(zuo)在本部(bu)門(men)的(de)(de)落實情況,并評(ping)價質量(liang)(liang)管(guan)理(li)體系(xi)與(yu)當前公司實際生產是否適宜、有效,提(ti)出改進的(de)(de)建(jian)議等。管理評審會議中,各部門都要發(fa)言,都要對體系做出評價。這是改進公司質量管理體系的(de)好機(ji)會。公司(si)法(fa)人(ren)代表肯(ken)定是最忙的(de)(de),平(ping)時(shi)也(ye)沒有(you)那么多(duo)時(shi)間(jian)去了解質(zhi)(zhi)(zhi)量(liang)管理體(ti)系的(de)(de)運轉情況,都是交給管理者代表來管,這個時(shi)候專門抽(chou)出時(shi)間(jian)來聽各部門負責人(ren)對公司(si)質(zhi)(zhi)(zhi)量(liang)管理體(ti)系的(de)(de)總結、評價和建議,可以說是機會非常難得,同時(shi)也(ye)是公司(si)高層導重視(shi)質(zhi)(zhi)(zhi)量(liang)管理的(de)(de)體(ti)現之一(yi)。法人(ren)代表(biao)應(ying)根據各部門的(de)輸入材料(liao),結合公(gong)司的(de)質量方(fang)針(zhen)、目標(biao)以及(ji)當前公(gong)司的(de)發(fa)展(zhan)戰略方(fang)向,考慮是否調整公(gong)司的(de)質量目標(biao)?是否對體(ti)系進行適應(ying)性修改(gai)完善?在哪(na)些方(fang)面得(de)到(dao)提(ti)高?有哪(na)些工作所(suo)要改(gai)進和進一步加強?
要對存在(zai)(zai)或潛在(zai)(zai)的(de)不合格項提出糾正措施,或采取預防措施。
公司(si)應根據管理評(ping)審(shen)的過程、結果形成管理評(ping)審(shen)輸出,并形成報告。
管理評審的報告應包括以下方面的措施:
①質(zhi)量管理體系關于過程方面的改進;
②與顧客要求有關的產品方面的改進;
③資源需求。
管(guan)理(li)評審報告一般(ban)由管(guan)理(li)者(zhe)代表負(fu)責組織編輯,交總經理(li)批(pi)準,并(bing)分發至公司各部門,由質量管(guan)理(li)部門或者(zhe)其(qi)他指定部門或人員負(fu)責跟(gen)蹤(zong)管(guan)理(li)評審改進(jin)要求的(de)監控執行、跟(gen)蹤(zong)和(he)驗證。本次管理評(ping)(ping)審(shen)的輸出(chu)可以作為(wei)下次管理評(ping)(ping)審(shen)輸入(ru)之一。若(ruo)管理評(ping)(ping)審(shen)引(yin)起文(wen)件方面的修改(gai),應嚴格按(an)照公司(si)文(wen)件管理控制程(cheng)序的相(xiang)關要求執行。對(dui)于管理評(ping)審中覺得對(dui)公司質量管理體系有一定影響,依規定應當采取糾(jiu)正、預防(fang)(fang)錯(cuo)的問題,應按公司的糾(jiu)正預防(fang)(fang)措施控制程序相關規定執行。
對于管理評審(shen)報告提出(chu)的改進要(yao)求,責(ze)(ze)任部門應制(zhi)訂改進措(cuo)施計劃或方案,經管理者代(dai)表(也可(ke)部門負責(ze)(ze)人批(pi)準,視(shi)公司管理評審(shen)控制(zhi)程序的職(zhi)責(ze)(ze)權限規定而(er)定)批(pi)準后實施。一般來(lai)說(shuo),管理評審報告中明確的改(gai)進要(yao)求較為宏觀。因(yin)此,責任部(bu)門(men)一般都要制定較為(wei)詳細的(de)改進計劃或(huo)實(shi)施方(fang)案,這也是貫徹質量管理PDCA循(xun)環概(gai)念的(de)體現之一。若責任(ren)部門(men)直接(jie)在工(gong)作中(zhong)按改進要(yao)求改進,但未(wei)能提(ti)供相關(guan)成文(wen)信息(包括文(wen)件和記錄),則難(nan)以有說服力,不僅在接(jie)受外(wai)部審核時(shi)難(nan)以讓人(ren)信服,就算是驗證(zheng)改進要(yao)求執行情況的公司質量管理部門(men),也很難(nan)接(jie)受。對于管理評審中提出糾正、預預防措施,質量管理部門應重點監視、跟蹤其改進情況。責(ze)任部(bu)門實(shi)施完相(xiang)關(guan)整(zheng)改要求(qiu)后,質(zhi)量部(bu)門應對(dui)糾正、預防措施的執行情況(kuang)、有效(xiao)性(xing)等進(jin)行驗(yan)證。并要求(qiu)責(ze)任部(bu)門提(ti)供相(xiang)關(guan)證據證件,方可關(guan)閉該問題。
在公司實施(shi)管理評審(shen),一般時(shi)間間隔(ge)不超過12個月(yue)。
以年度作為(wei)評審(shen)公司(si)質量體系的(de)頻率(lv)和(he)周期(qi),但(dan)在有些特(te)殊(shu)情況下,應(ying)增(zeng)加管(guan)理評審(shen)的(de)頻次,以確(que)保(bao)公司(si)質量管(guan)理體系的(de)完整,提高適宜性,確(que)保(bao)公司(si)生產和(he)服務持續取得預期(qi)的(de)效果。
一般以下情況應增加公司質量管理體系的管理評審頻次:
①公司組(zu)織機構、產品(pin)范(fan)圍(wei)或類型、資源配置發生重大變化時(shi);
②發生重大質量事故(件)或顧客關于質量有嚴重投訴或投訴連續發生時;
③當與產品、眼務相關的法律、法規及其他相關要求有重大變化時;
④市場需求發生重大變化時;
⑤第二、三方審核或其他法律法規規定的審核時發現質量管理體系有嚴重不合格時;
⑥公司法人代表認為有必要開展管理評審工作的其他時機。
摘自《保密工(gong)作》2020年第10期(qi)